新闻中心

新冠病毒极可能与人共存!浙江重点实验室首度公开疫苗研发进程

发布时间:2020-02-25
这两天,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第一批疫苗的最新消息刷了屏

大家都很关心

疫苗什么时候才能面世,现在的进展如何?昨天,我们探访了

浙江省医学生物工程疫苗研发重点实验室

2月22日,在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科技厅传来了好消息——
在疫苗研发方面,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mRNA疫苗等多种技术研发路线上,均取得良好进展。

疫苗长啥样?
研发疫苗的实验室又是什么样子的?

2月23日,杭报记者来到杭州滨江区浙江买球APP生物园区,实地探访了浙江省医学生物工程疫苗研发重点实验室。

我们穿上了一次性鞋套,穿上白大褂、带上一次性头套,走进了实验区。

疫苗试剂

走廊两边分布着不同的实验室,乍一看去,几个实验室跟高中化学实验室感觉差不多。


让小鼠产生抗体的疫苗就在其中


 

                                                                             

副研究员高孟从柜子中拿出一管透明试剂,上头贴有“1mg/ml”浓度的标签,他告诉记者,“重组蛋白肉眼是看不到的,需要通过仪器和试剂,才能检测出来。”
△ 一瓶装有淡黄色浑浊液体的三角试剂瓶里盛放着大肠杆菌,里面正在生产重组蛋白抗原。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的研究正在同时进行,在分析室,研发人员通过倒置显微镜,正在观察腺病毒感染细胞的情况。           
  |P2实验室

眼前这扇贴着“生物危害”黄色标签的大门,里面就是P2实验室


进入实验室第一道门,是缓冲区,要换上防护服、戴好手套后真正进入实验区域,重组腺病毒在细胞内的扩增培养,就是在这里进行的。

实验室内除了有二氧化碳培养箱等实验设备外,最重要的设备就是生物安全柜,通过对气流进行控制,来防止污染,保护操作人员。

实验室1/3科研人员在研发新冠疫苗

据介绍,整个浙江省医学生物工程疫苗研发重点实验室中,共有4个P2实验室和疫苗研发所需要的洁净工艺研究室。

目前重点实验室有科研人员28名,其中1/3的人员又一头扎进了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中去,除了项目负责人、杭州医学院(省医科院)病毒病研究所研究员庄昉成外,还有副研究员陈刚、高孟等科研人员都是此次疫苗研发的骨干力量。

“高仿”S蛋白帮脸盲免疫系统识别病毒
在小鼠身上产生抗体,是研发第一步

花在S蛋白上的心血最多

浙江省医学生物工程疫苗研发重点实验室在疫苗上研发上取得重要进展,整个团队在S蛋白身上花的心血最多。

由于世界上很多科学家已经对SARS、MERS等病毒做过研究,像新冠病毒跟SRAS属于一个家族的病毒,S蛋白是主要抗原区是有理论依据的。

▲蛋白质电泳,用以检测重组蛋白抗体


一图看懂

s蛋白帮助“脸盲”免疫系统识别病毒

 

"高仿"S白帮助免疫系统消灭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的序列公开后,“我们在S蛋白的基因序列中,选取与抗原非常相关的S1核心区的序列进行重组,放到一些表达系统中去表达。” 庄昉成所说的“表达”,可以理解为将这个重组蛋白的种子,放到合适的“土壤”中种出人造的“高仿”S蛋白。而这个重组蛋白抗原,将在进入人体后,激起人体的反应,产生抗体。

这样一来,待新冠病毒再潜入人体时,贴上“识别码”的免疫系统,能够立即消灭病毒,阻挡对人体的进一步伤害。

在小鼠上产生抗体,只是研发向前走出的第一步

不过,庄昉成也表示,以重组蛋白疫苗研发为例,尽管目前已经在试验小鼠的身上产生抗体,但也只是研发向前走出的第一步,“我们只是在有科学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基于对几种冠状病毒的认识,进行了验证。”由于研发尚处于进行时,试验结果还是未知数。

疫苗总体分为2类,各有优缺点
浙江科研团队力争2条线都能成功

目前,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mRNA疫苗都可以帮助免疫系统识别病毒,这些疫苗总体分为两类。

疫苗分2类,各有优缺点
一类是利用天然的病毒颗粒制作的常规类疫苗,灭活疫苗就是其中一种。另一类是重组类疫苗,通过基因重组出自然界没有的病毒抗原,在人体内形成抗体,比如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mRNA疫苗都可以归类为重组类疫苗。

不同技术路线研发的疫苗各有优缺点,比如灭活疫苗的研发速度比较快,但新冠病毒作为烈性病毒,决定这种疫苗的生产要求比较高,需要在P3标准条件下才能生产。

重组蛋白疫苗的安全性高, P2实验室就能满足研发要求,但这种疫苗在理论上也有缺点,就是免疫性可能会比灭活疫苗低,需要有好的佐剂,来增强免疫性。

而最近很火的mRNA疫苗,国内则尚未被批准用于人体,主要原因还是在安全性上——重构的mRNA质粒,在进入人体后,会不会与人体的细胞整合,产生一些不安全的因素,都尚不可知。

浙江团队力争在两种疫苗上都形成成果重组蛋白和腺病毒载体是目前疫苗研发中比较先进的技术手段,安全性高,生产能力能够保证,而浙江省医学生物工程疫苗研发重点实验室拥有P2实验室,又有疫苗研究的技术经验,在这个条件下,昉成所在的科研团队选择“两条腿走路”,力争在两条技术路线上都能形成成果。

争取4到5个月内申请临床试验批文
新冠病毒与人共存可能性很大

新冠肺炎病毒与人共存的可能性很大,疫苗意义重大

目前来看,新冠肺炎病毒与人共存的可能性很大,那么疫苗的研究和应用意义也非常重大。庄昉成说,“哪怕像SARS病毒一样,消失了,疫苗研发依然具有战略意义,将来可以作为国家的战略储备,应对疫情大规模发生。”

抗体能够“消灭”多少病毒,还需要验证



在试验小鼠上产生抗体,意味着该实验室构建的蛋白,具有抗原性,能够产生抗体;实验室用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清完成了亲和性试验,证明了自然病毒和“人造抗原”的相似度高,验证了疫苗设计方案的科学性。

从疫情暴发后接到这个浙江省科技厅重点科研项目以来,研发人员每天在实验室至少要工作12小时,争分夺秒地与病毒进行赛跑。

从 “第一步”到疫苗上市,还有多少步要走?下面这张表说得很清楚了。



来源:杭州日报

Baidu
sogou